轉變觀念 走向卓越 |
2014-03-10 16:07:44 信息來源: 信息作者: |
轉變觀念 走向卓越 ——讀《敬業,更要精業》有感 福建兵工裝備有限公司工會 陳思群 近日,在公司工會開展的職工讀書活動中,我有幸拜讀了《敬業,更要精業》這一本勵志良書。初時,我同許多人一樣,覺得此書的題目很新穎,甚至心里還有一些疑惑。幾十年來,愛崗敬業一直都是社會和企業提倡和要求的工作態度,難道“精業”是一種新的、更高層次的理念?細細研讀之后,頓感豁然開朗,獲益匪淺。是的,精業是敬業的歸屬和升華,是員工從平凡到優秀,從優秀到卓越的必由之路。做不到精業,敬業也將失去意義! 讀完這本書,我在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工人專家——李斌的形象。李斌是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,在他20多年的職工生涯里,刻苦鉆研數控理論和操作技術,獨立完成技術攻關百余項,直接參與新產品研發50多項,為企業創造了2000多萬元的經濟價值!從一名技校畢業生,成為全國機械行業著名的數控技術應用專家,李斌的先進事跡在大江南北廣為流傳,堪稱是精業的一個典范! 在我們的公司里,也有許多精業的員工,公司民品分廠維修電工楊大明同志就是其中一個典型。只有初中文化的他,參加工作幾十年來,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鉆研精神,自學成才,在數控維修領域掌握了豐富的實踐經驗。他不僅在各種設備安裝、調試和維修中獨擋一面,為公司節約費用達百萬元,而且在技術創新中成績斐然,為企業設計改進了幾十種設備的電氣部分,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。楊大明同志以其出色的表現成為企業新時代知識技術型工人的榜樣,先后被評為福建省知識型職工標兵、福建省技術能手、三明市金牌工人等光榮稱號,并榮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。 從李斌和楊大明的身上,我們看到了一種精業的精神和力量,他們成功的事跡也使我們深受啟發。敬業,更要精業,這不僅是企業對員工的普遍要求,也是員工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,那么,怎樣才能達到精業的階段呢?讀了此書后,我也有一些個人的心得體會。首先,要把精業當成一種習慣。我們要摒棄以往不正確的工作態度,做事積極高效,認真負責,不逃避、不找借口,把工作當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其次,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。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,并為之制訂相應的計劃,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。在工作中堅持創新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。第三、精益求精,從優秀到卓越。在取得一定的成績后,不能有得過且過、小富即安的心理,要注重細節、追求完美,以更高的標準來激勵自己不斷進步。第四、做個終身學習型的員工。業精于勤荒于嬉,在信息爆炸式發展的時代,知識更新十分迅速。我們每個人的所學都十分有限,我們必須不斷汲取新的知識,掌握新的技能,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。 在我們的企業里,在我們的周圍同事中,常常有一些人,他們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,也能稱得上敬業,但他們的工作往往是雜亂無章、重復低效,毫無出彩之處。究其原因,就是他們沒有精業的觀念,缺乏進取的精神,滿足于現狀,不肯在各方面提升和超越自我!在遇到和挫折時,由于能力有限,只能是束手無策、畏縮不前。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,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,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,而人才的競爭最終體現在知識的競爭上,這也是近年來各級黨委和工會組織大力開展“創建學習型組織,爭做知識型員工”的重要原因。時代在發展,我們的思維也要積極轉變,我們要意識到,僅有敬業精神是不夠的。我們必須以精益求精的心態對待工作,不斷地加強學習,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,成為所在領域的行家里手,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最終脫穎而出。 青年朋友們,如果你不甘平庸,渴望得到更多展示才能的舞臺和發展空間,那么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一起以精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,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,做個終身學習型的員工,使自己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高、精、尖人才!
|
![]() |
![]() 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